湾湾同胞的《三体1》读后感
http://bbs.sfw.com.cn/viewthread.php?tid=52055《三体》即将在台湾出版啦,台湾猫头鹰出版社做了个三体1的试读活动,以下是我收集的台湾读者的三体读后感,供大家分享。
我对很多东西上癮成痴,惟独对游戏冷感!
当年老弟沉迷三国及太空战士,我会在经过时小哼一声
男友和一班人马对天堂执迷不悟的那几年,我超想翻桌砸主机
每回上脸书瞄到朋友邀请加入开心农场一同偷菜,我立马装死,沉默以对
据称可能有点闷的三体游戏,我却觉得有些兴味。
已有人依据小说描述设计三体游戏(或者已出炉,恕我无知)登入这个游戏,一片广漠荒芜,冷意直沁心脾。
三颗质量、轨跡、速度… …皆无章法可言的星体,绕著三体世界运行。
有时三颗都在冬眠,大地陷入极寒;
有时来一颗,乖乖的日升日落,大家赶紧谢天谢地,这是恒纪元;
有时突然来两颗,最惨烈的是来三颗(会比后羿那时的九颗太阳更惨绝人环吗?)
无论是暗无天日,抑或是烈日灼身,都称之為乱纪元!
登入这游戏之后,得想办法算出气候稳定的恒纪元何时出现,趁机发展文明。要是算得不準,会被紂王扔进沸腾滚热的青铜大鼎。(让我玩的话,大概不到十分鐘就被煮烂吧!XD)万一太阳"们"同时上升,第XXX号文明就会整个完蛋!
好玩的是,三体世界的人,為了因应不按牌理出牌的太阳,能自行“脱水”变成人皮,卷起来储存在仓库裡,等到下一个恒纪元出现,只要拿出来泡水,就能恢复人形。当然啦,那脆薄的人皮大概像咱们吃的猪肉纸般易碎,有些人泡水回复后缺肢膊少隻腿的,就不是那麼意外了唄!(咳,不好意思,一直聊游戏,忘了说书 )
故事大概是这麼著,顶尖科学家接连自杀,疑似与「科学边界」这个组织脱不了关系,枱面下阴谋陡升,惊动各国高层进入备战状态,专司奈米科技的汪淼,被派遣至 「科学边界」卧底,裡头的重量级人物,爱玩「三体」线上游戏,汪淼好奇之餘,也跟著上线,辗转玩出兴头,还成為该游戏中的佼佼者。原来「三体」游戏的幕后,蕴含强力召唤,打算纠集有志之士,以便XXXX (消音)
另一厢的天文物理界,有一流高手对著天外天发射讯号,向遥远的宇宙彼端SAY HELLO,只要向宇宙下单,它一定给予善意回应吗? 那 可 不 一 定 !
一群菁英中的菁英,深信万恶的人类早已走到尽头,唯一解药是主的降临,他们葡伏膜拜的救世主,究竟何许人也?而这一切,跟线上游戏有什麼瓜葛?
初读三体,确实吸引我,线上游戏的书写部分,有种瑰诡之美,乱纪元脱水则令我叫绝。不幸的是,我虽然為上述情节所折服,也同时被书中的学术理论给打败。我读过的科幻小说实在少得可怜,差不多就倪匡、张系国、赫婿黎、威尔森... ...等,唉~恐怕是十根指头就数得出来的少数几位。更悲惨的是,我的物理基础烂到爆(唉,应该没有基础可言吧),小说内容只要牵扯到天文、物理、学说、定律,对作者而言也许是科普,对我来讲却像天书,即使穷极我的想像力,也只能一知半解,这是惟一让我变苦瓜脸的部分。据说三体是《地球往事》的首部曲,真希望二、三部能偏重情节书写,少点质子运动天体运行基础物理啦,脑残如嘎眯者,才能全然理解。
除去上述,其餘则有意思极了!书中提到了射手假说和农场主假说,(哇呜~那两小段假说太讚了,好想开讲喔~)光是读到这两段,就让人惊疑已知一切,是否建构在流沙上,随时可能被推翻。此外,奈米学者汪淼的倒数恐慌、老淤枪大史的痞子味及魔鬼计划、美女物理学家之死、叶文洁的文革经歷... ...刻划鲜明,令人印象深刻。如果真的有外星人,他们会像 E.T. 一般友善?跟人类社会一样有道德规范?或是存在著零道德的可能?
读著读著,我被一种灰心且对大环境失望的阴暗给拖住,逐渐潜入三体文明的核心,先是好奇、接著感伤、继而质疑,也许并没有一种高度文明和道德成正比的可能。也许,无论在宇宙的哪个角落,都存在著腐坏、失序与绝望。
————————————————————————————————————————————————————
《三体I》科幻-宇宙哲学的天道与人道
刘慈欣◎作者
猫头鹰◎出版社
2011.03◎出版
﹝介绍﹞猫头鹰文学部落格
http://owlblog.pixnet.net/blog/post/27846811﹝人物﹞奈米科技-汪淼、公安警察史强(大史)、(杨冬男友)丁仪、常伟思将军、史丹顿上校、沙瑞山、科学边界潘寒、申玉菲、丈夫魏成、(杨冬母)叶文洁、红岸时期(叶文洁丈夫)杨卫寧、政委雷志成、文革时期(叶文洁父)叶哲泰
﹝心得﹞
猫头鹰出版社有个系列「科幻推进实验室」,专门出版科幻相关作品,也由此一头栽进「艾希莫夫」的未来──机器人世界。不可讳言的说,「科幻」两字好像专指国外的科技进步,从美苏太空竞赛到好莱坞3D电影,不管任何作品主人翁都是欧美白人,很难想像主角会是东方人脸孔,虽然东方有倪匡,但卫斯理系列发展到后来已变成莫名其妙,吸引不了我观看。
而中国作家刘慈欣的《三体》的确不同凡响,有别於追逐欧美脚步探讨外星智慧的存在,把宇宙间生物存在的文化融入哲学的议题,令人佩服的是丰富的天文物理与数学知识,并不是架空於一个想像的未来世界,而是扎实稳健的人类科技进步下所可能產生的危机,从「中国文化大革#命」发展后的中国,要打倒欧美资本主义,但人类的智慧发展总会殊途同归,一切现代化进步的基础必定奠基於科学的发展,碍於思想主义的不同,中国大陆多走了三十年才迎头赶上欧美强国。
比起落后国家,相较於已开发国家,二十一世纪会是中国人蓬勃发展的时代,从《三体》一书背景知识之丰富可见一斑,不同於外国的科幻环保议题,在「三体世界」中,文化的传承与人类生存问题是其中最重要的精神,中国人强调「本立而道生」,必须稳固於根本,发展才有正确的意义。统治者所维护的「人道」,东西方大约有五千年的文化,「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亚洲有一大中国,美洲有爱当英雄的美国、欧洲有欧盟组织,或许「地球村」不会只是个梦想。可人心是最难掌控的,因此在《三体》书中,亦有统派(拯救派)与独派(降临派),人类可是最浑吨的物种呀。
中国人所受的儒佛道哲学教育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宇宙世界是永远处在一个「恒」的状态,我们称之為「天道」。但科学中有许多不可解的现象,科学理论中兴起了「浑吨理论」,最為人所熟知的如「蝴蝶效应」,而「三体」所构成的世界,没有「恒」与「不变」,中国人的「三」就是「多」,多就容易「乱」,因此在理论上,《三体》一书的世界,是有可能存在的。
在书中地球三体的精神领袖因瑞秋?卡森《寂静的春天》所受到的感召,《三体》一书有提到的郭沫若写了一本名為《科学的春天》,看到郭沫若的大名早不禁感到诧异,因為我以為郭沫若 (wiki)和郁达夫是反共人士有出逃中国,怎会被写入书中,但完全不是这麼一回事阿!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
刘慈欣的《三体I》,不只是科学的世界,还有艺术文学的世界,不愧被称為「科幻界的金庸」。〈红岸〉的故事十分的感性,描写生活如同油画般的情感,让读者不会觉得这是本生硬的科幻小说。
在哲学方面更融贯东西文化,固执的孔子、实践派的墨子(wiki),打破人类传统以地球為中心观点的地球绕日学说的哥白尼(wiki),亚里斯多德、伽利略 (wiki)等等跟科学与文化发展相关的重要人物,都利用「三体游戏软体」错综各时代人物,让他们展开辩论,又有教皇(大王、皇帝等)决策者,看似文明的进化,又揉杂在一起,难怪只有较高知识份子才会喜欢玩「三体软体游戏」,必须思考的点线面太多,的确需要「多维智慧」。
分子、原子、量子、质子、奈米、奈米科技,这些专有名词,在教育普及化的今日,读书到高中至少都会接触到一咪咪,有基础概念不至於陌生到看不懂,因此读者也不太需要担心读不懂《三体》,至少学文的我也都看得懂阿!
——————————————————————————————————————————————
宇宙万物是如何形成的?為何人类需要空气、水和适度的阳光,这样才构成适合生存的环境条件?到底生物的起源是什麼?生物的智慧又是如何开始啟萌的?
地球之外,又是什麼样的世界呢?外星人难道就只有电影和漫画裡面描述的样子吗?是否在遥远的外太空,也有一颗类似地球的星球,那星球上居住著各种的生物?
也许现在许多无法被归类在正统的科学理论裡的想法,也有许多是真实的,只是正规学派不允许承认,《三体》的作者写出这样高科学的作品,其想要阐述的主要内容又是什麼?
阅读《三体》时,脑海中好多的疑问,思考著到底什麼是作者想要表达,想要让读者明瞭的事情,裡面刻画著文革时红卫兵的斗争,人為自我生存而批判著以往最亲密的人,直到自己发了狂疯,这样的论述内容,我懂,就如同我们同样地感觉到台湾的孩子和中国的孩子很大的不同点在於,我们这边较吞忍一些不公的对待,把情绪给隐忍了下来,而彼岸的孩子言语的攻击性和直接抨击程度就非常高段且猛烈。这是我较容易產生共鸣的部份。
天文、生物、化学、科学和微积分等科目对我来说是非常棘手的,在看《三体》时更深刻觉得自己这程度实在是浅薄的很,〝三颗飞星〞的同时出现,对於在地球有什麼广大的影响,这样的联想像是把古老传说《天狗会吃掉月亮》给科幻化了。
而故事第一章就直接说出了许多科学家陆续自杀的事情,让我超级好奇的想知道,為何会自杀,发生什麼事情,有被逼迫吗?读者们像是化身為福尔摩斯办案般,直接前往犯罪现场,根据现场遗留的证据和相关人事一一抽丝剥茧。
最让人吃惊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悬疑案竟然和电玩游戏裡的剧情关卡环环相扣,这作者拥有超级丰富的想像力外,那逻辑思绪条理到让人觉得根根分明。我看《三体》最享受的是佩服著作者的内容复杂度和对天文科学的高程度知识。
喜欢科幻的人,喜欢歷史的人,喜欢侦探类型的人,都可以好好地欣赏这本书 ~ 《三体》。
——————————————————————————————————————
本文参与猫头鹰出版社文学部落格〈三体 I〉试读活动
(无情结洩漏,请安心阅读)
阅读〈三体 I〉是一个有趣的经验,这是一本大时代故事的小说,又是一段段以角色為主体的中篇故事集。一开始阅读,就让我忍不住一口气看完,而在全文阅毕后,又会再度翻回来,仔细品嚐其中各人的部份。 这种阅读的经验很近似〈海伯利昂〉,但相对於前者每篇完全独立的形式,〈三体 I〉的前后文较紧密连结。在故事的发展上,阅读时你很难猜出下一步情节会怎麼转变、甚或是接著作者会说些什麼。或许读到某处时,你以為已经窥见什麼,但翻过下一页,随即又发现那只是真相的片段、甚或是障眼法,此时读者再度如同主角一般陷入迷雾。这是一本典型不读到最后,无法了解一切的小说。
三体身為一本以科学来主导故事发展的科幻小说,科技面向的凿斧极深,叙述翔实,作為故事的背景道具,足以让读者能信服,让情节顺其发展。
同样是以中国為背景的故事,相较於〈黄祸〉,三体在社会的面向上明显不足。不但在人物塑造部份表现较為薄弱,政治面也难以说服读者。作者虽尝试透过角色的背景故事,交代他们的行事作风与原因。但看完之后,再度回忆,仍有些许角色為了情节而活的感受。我虽能体会这些人物的作為,却没有真正触摸到他们挣扎的内心。扁平的人物让人读起来少了投入感,也少了不少真实感,这是较可惜的一点。
在故事发展上,我觉得还是有些疑问解释不清(或者无法自圆其说)。
為了不洩漏情节,在此不说的太明:
一、故事前半段,主角看到的「大秀」幕后的黑手仍然未知,是否真是另一主角所主导的?他又如何有这等能力?二、「三体」的先进程度超出现有电脑发展甚多,虽然作者以「社群合力」的角度解释,但以故事近未来的时间设定上,仍然让人较难接受。三、该团体的能力与行事不太相称,让人不知该说是低调过头还是高调过度。
总结上,三体的故事峰迴路转,引人入胜,让读者惊异,但是说故事的技术还有增进空间,也让读者对於后续〈三体 II〉、〈三体 III〉有了一些期待与期许。
————————————————————————————————
理想与现实的衝突──《三体Ⅰ》
感谢猫头鹰出版社提供试读机会,心得内收
虽然这本看起来似乎是很硬的科幻作品,不过因為觉得书名很吸引人(对,我只看书名就產生兴趣了,明明就只是两个字XD),所以再三考虑之后,还是决定报名试读了,幸好当初有报名,内容比想像中的还要引人入胜。虽然我并不是理工背景出身(可差得远呢),书中那些高科技的专有名词以及关於物理定律的描述,对我来说非常陌生,大概一辈子都不可能接触到,当然也不可能了解,但即使如此,无法理解这些名词并不会影响阅读的节奏,不懂的地方就大概的看过去,剧情还是能够衔接得上。
最先引起我注意的角色并不是主角汪淼,而是看似粗俗无礼、一脸横肉,穿著脏兮兮的警官大史。他的出场方式真的不是很讨人喜欢,一边抽著淤一边大声乱吼乱嚷,看得我不禁眉头一皱,心裡直滴咕:怎麼一开始就来一个这麼讨厌的人啊?看这个样子大概没什麼脑袋,应该只是个不重要的小角色吧。但想不到大史并不如表面上那样只是个大老粗,而是一个相当关键的人物。他不懂什麼科学,也没有丰富的学识涵养,但他却能够屡次以其独特的观察角度指出眾人的盲点,进而让人看清真相,那些位高权重的军官以及满腹学问的科学家们反而思考不如他来得灵活。这也显示出一般人往往囿於所学所见,因此面对问题时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而一遇到超乎常识或知识之外的事情便陷入恐慌,甚至对自己身处的世界產生怀疑。书中一连串的物理学家自杀事件就是因此而发生,因為出现了超乎知识的情况,令他们对物理学的信念崩解──物理的规律居然是不存在的,所以……物理学也不存在!既然如此,那麼研究物理、当个物理学家,还有意义吗?物理学家们因此而崩溃。
殊不知,这一切的背后有著巨大的祕密。
在第三章中曾经提到「射手与农场主」的假说,现在想起来大概也是一个伏笔,这两个假说的内容虽然不同,但其实想要表达的意义都是一样的:我们身处的世界中所拥有的规律,或许都是由另一个比我们更高阶的存在所主导的,也因此其实这样的规律可能有一天会被打破,而不会是恒久不变的常理。
发生在物理界的乱象,会不会就是由另一个更高等的外星文明所主导的呢?
若不是有大史,汪淼想必也会成為那些自杀的科学家之一,但他却很清楚的指出了关键,让因异常现象而饱受恐惧的汪淼恢复理智,同时还為他指引了一条通往事件核心的道路──「三体」。「三体」是一款游戏,游戏中的世界完全不同於现实,裡头分為恒纪元和乱纪元,恒纪元时气候温和、适宜人居,但乱纪元时则是酷热或严寒,人们无法生存,而恒纪元和乱纪元的交替没有规律,也无法预测。因此三体人发展出一种特殊的「脱水」机制,可以化為一张人形的软皮储存起来,等恒纪元时再泡水回复人形,当然也有许多文明在严酷的乱纪元下毁灭。游戏就是在如此独特的世界观下展开,设定虽然十分诡譎,却非常吸引我,从汪淼进入「三体」游戏开始,便觉得剧情的发展越来越精彩,未知的三体世界提供给人的资讯少得惊人,却也因此让人感觉到背后隐藏著大量的祕密,吸引人继续探究下去。
故事的另一条主线是杨冬(自杀的物理学家之一)的母亲叶文洁的人生经歷,这个部分是从大陆的文革时期开始写,比较没有那麼多科学的专有名词,反而歷史的味道比较浓厚,一开始还有点搞不清楚為什麼要写这段歷史,但看到后面就能够了解,这段时期大陆人民对西方科学的无意义反动,埋下了这一连串事件的种子。走过文革风雨,看尽人性丑恶的叶文洁,在对人类失去信心之际,又是如何找到生命的寄託呢?
两条主线相互交错,处处是伏笔,到最后揭露出惊人的真相,惊讶之餘亦大呼过癮。同时接近尾声时,作者也抛出一个值得让人深思的问题:外星文明一定比地球文明好吗?拥有高度的科技水準就等於也会拥有高度的道德水準吗?美好的外星文明会不会只是人类一厢情愿的理想?
——————————————————————————————————————————
三体─来者不善
自工业革命以降机械与科技蓬勃发展,至今手工劳动成了昂贵高档的奢求,人类自以為的天赋异稟,在初窥宇宙奥秘窃喜自然界源源不绝的能量,大举突破研发再研发…生活习惯改变思维模式跳脱,大量的供需消耗,再反求诸己保护生态环境,讽刺阿…曾几何时,地球人引以為傲的先进智能,改造了基因工程复製了神话…胆大妄為终也触怒大地之神,几年来不断的反噬只是个警告,积习难改的人们口头上高喊节能减碳绿能生活,背地裡有太多太多不能说的秘密…
自由经济助长金钱游戏,超级强权推波助澜,资本帝国引领时尚流行将人类社会导向物质文化,而数位化科际时代更是将心智精神推向虚拟世界…看看第三世界的极端差异…波湾油產国巨富们眼神疯狂撒钱的狠劲…伊索比亚、索马利亚…残不忍睹的飢荒内乱…而我们在夹缝中心虚不安苟延残喘…科学展延的假象带来的衝突与矛盾,未来…我们是否继续拥抱外星文明等待手中那个潘朵拉的盒子…希望的种子还在吗…
几名物理学家先后自杀,这些科技的菁英不明原因的自我了结,是绝望还是根本上无意义的茫然,毅然的撇下寄託的躯壳…地球文明存在的稳定和秩序,难道只是宇宙文明中一个毫微平衡的短暂球体,若物质真的无规律无恒常,那生命又是啥鬼呢…书中提及的〝射手〞和〝农场主〞假设说,真切了人性根源上的盲点和残酷,正所谓〝无畏来源於无知〞,身為人类一份子还真不知该抱持什麼态度咧…
〝神跡〞其来有自,科学上无法解释的超自然力量,乃至我们膜拜信奉的神祇皆是外太空另一个文明的诡计阴谋,三体世界真实的意图就是分裂地球人,非科学思维模式压迫科学思维,崩溃整个科学体系毁灭地球的思想界,绝了人类…处於高度危机的地球科学家试图找到关乎地球存亡的一线生机,来自遥远的和平信者发出的讯息…密码解开,菁英们找到出口了吗…
这是本有哲思味儿的科幻小说,非常精彩别让其中的物理学吓住,物理只是部份元素帮助读者用另一种角度思考,当然你要有一个〝清楚〞的脑袋,读者我好数理不玩电子游戏,随著作者文字进入〝三体游戏〞是一番新体验,在恒、乱纪元交错中跟随东西方哲人的脚步看到生命与文明的起落,放任想像在一片混吨系统里…我尤喜爱游戏中的背景年代…商紂、秦始皇…在中国思想家中,作者不推儒道的孔孟老庄,独专墨子…别有深意吶…衷心期待作者的二、三部曲,这种中国式的科幻没有过多绚烂的情节,但却是可以交心反覆回味啊!
PS:能谈的点太多了,我著重理性部份,感性的写来更多了,不扰朋友阅读过程的乐趣就此打住,满心期待朋友们看完一起聊聊…
————————————————————————————————————————
除了在特定初始条件外,没有任何方式可替三体物体的运行做出预测。
若是活在一个有三颗太阳,日出日落时间不定、天体运行不可测、没有春夏秋冬,白日无尽时、黑夜永在,天灾不断,生命时时刻刻遭受巨大威胁…若是生活在一个这样子的行星上,人类又该何去何从?
「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
法国的大革命、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甚至日前埃及的政治议题,等等许许多多世代交替、流血衝突,都是先怀著高尚的目标,却流於低级的手段,变成和谐、弄得人心惶惶、人人自身难保…『我们不知道外星文明是甚麼样子,但知道人类。』
到了最后,全人类都是一样的,歷经无尽动乱,而后迎向光明。
但是,在动乱中遭受不幸、蒙受不平的那些人呢?
就是光明终於到来,但心底那条巨大的裂痕却再也弥平不了了。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当再也承受不住,就是报复之时的到来。
《三体》这本书,是一整个《地球往事》中的第一部。
从莫名的科学家们之死中展开,一个奇怪的集团、一个莫名的战争、一个诡异的虚拟实境游戏…
该怎麼说呢?从第一眼开始就非常的引人入胜。
『一切的一切都导向这样一个结果:物理学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将来也不会存在。』
物理学怎麼会没有存在过?我们的生活全都建筑在物理的基础上。
地球的日夜和四季是物理学的结果;人类的运动、万物的运行是物理学的结果;我们的光明和科技是物理学的结果;静止和活动都是物理学的结果;方便运行的电脑科技、网际网路是物理学的结果;天线和通讯传播的技术是物理学的结果…
物理学不存在,人类就无法存在。
但,為什麼,一个具有卓越能力、一个提出了超弦模型的物理学家,自杀后留下的遗言却是『物理学不存在』?
带著这个巨大的疑惑,让人不禁著迷其中,像毒品成癮般一页一页疯狂的往下看。
在眾多的科幻书籍裡头,这是我第一次阅读由华人自己写的小说。
带著我们独特的歷史发展,发展而成气势磅礡的科幻小说。
有秦始皇、有周文王、也有爱因斯坦和牛顿。
还有著像我一样,在台湾出身,受尽家人、民主和科技疼宠的这个世代所完全不能想像的文化大革#命。
其实,革命的目的和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受尽伤痛的人们,该要怎麼复原?
报复,也是疗伤的一种方式…虽然,就如同所有的革命一般,由高尚的使命和目标,最终却流於迫害和低级。
三体的行动也是如此。
人类的发展是由无尽的人祸中走出来的。
在这中间受尽伤痛的一群人自认為看尽了所有人类弊病、对人类不再抱有希望,最终的解决方案竟然是引进一个〝更高等〞的智慧生物,企图帮助人类重生、就是伤害了全人类也在所不惜。
因為人类,不值得拯救。
但却令我疑惑。
又有谁能知道远在四光年外的一个文明外星种族是否值得拯救?
人类是踩著无数的物种的生命中成长的,伤害的眾多的生命,所以不值得拯救,需要依靠外来的力量毁灭。
三体世界有三颗绕行的太阳,因為不可预测,毁灭的可能性时时刻刻存在著。
三体的人民為了生存下去,别说是伤害了其他物种,踩踏著他人的生命;為了生存,啃蚀著他人蒸发过后的人乾求生存也是可以的…
一个物种要发展到高度文明,一定会伤害到部分他人的生存,也许是為了获得空间、或是為了获得生命,不伤害到其他东西的生存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由伤害中学习并成长,是目前能想像得到最好的补救方法。
三体运动却不是如此,因為人类的不值得拯救,所以指引三体世界的文明来消灭人类。
但地球上的其他物种呢?
又有谁能知道,若是夺得了这颗美丽的地球,三体来的远征队是否会保卫这颗星球上其餘的动植物、微生物,或是像全人类一样,天灾过后,為了更高远的理想、或是為了夺权夺势,展开了一连串的革命?
这问题的解答没有人能够提供。
《三体》一书毕竟还只是一个系列中的第一本,或许,许多问题的答案会在接下来的书籍中显现。
我深深期待著,这磅然广阔的未来。
以及那个深深的疑惑的解答,叠加在宇宙背景辐射的波动是怎麼產生的?
还有,物理学為什麼不存在?